Limited Edition Online Sold Out Boutique Exclusive

大文豪系列致敬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限量款墨水笔(全球88支)

S$ 58,500.00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18和19世纪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学者、剧作家、博物学家和政治家。他对浪漫主义的影响、他不朽的作品以及他多学科的兴趣使他的声名超越了德国国界,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也是魏玛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在许多方面塑造了德国文学。他的作品涵盖诗歌、戏剧、小说和科学著作。他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使他很早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广泛的兴趣还使他涉足自然科学领域,在那里他以研究者和自然观察者的身份声名远扬。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在魏玛等地积极活动,并为艺术和文化的推广做出了贡献。歌德的文学作品无疑已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827年,歌德在其期刊《论艺术与古代》中首次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术语,并赋予其核心内涵,即一种超越民族界限、体现世界主义精神的文学创作。他将这一概念定义为源于超国家视野和普世价值的文学表达形式。歌德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在诗歌、散文及戏剧等多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后世作家与艺术家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品在全球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限量发行88支的墨水笔指的是1788年,这一年歌德结束了他在意大利的旅行。《意大利游记》是歌德创作的游记作品,记录了他于1788年9月至1788年5月在意大利的旅居经历。该作品分为两部分,基于其旅行日记撰写而成,但最终成书时间则为多年之后的 1813年至1817年间。 这支墨水笔的笔帽顶部造型源于地球仪,象征着歌德作为世界文学巨匠的全球影响力。还饰有灵感源于卡尔斯巴德玻璃工艺的图案,和歌德在魏玛的故居中的卢多维西收藏的朱诺半身像图案。整个胡桃木笔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歌德在意大利游历期间带回魏玛的一枚松果,而其整体的外形又源自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玻璃器皿,用以彰显歌德作为收藏家与研究者的卓越贡献。镀金笔夹呈叶子形状,灵感源于歌德的重要著作《植物变形记》:《植物变形记》(德语标题为“Versuch die Metamorphose der Pflanzen zu erklären”,英文译名为“Metamorphosis of Plants”),由德国著名诗人与哲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于1790年首次发表。在该著作中,歌德揭示了植物叶片器官的(序列)同源特性,涵盖从子叶、光合作用功能的叶片到花朵花瓣的连续性。 Au750纯金双色笔嘴展示了了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浮士德》创作的插图作品 - 《梅菲斯特向浮士德现身》(1828年)。 整个乌木制成的笔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为歌德量身定制的收藏柜,并饰有18K金按钮装饰。这些收藏柜曾用于存放歌德所收藏的五万件艺术与科学类藏品。笔杆上采用18K金所刻画的半身像设计灵感来源于卢多维西朱诺半身像以及福索姆布罗内胜利女神像的羽翼元素,这两件艺术作品目前均收藏并展示于魏玛的歌德故居中。而笔杆与笔杆尾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幅由卡尔·奥古斯特·施韦尔德格布特创作的画作,画中歌德手持一支具有历史意义的书写工具。尾端采用Au750纯金材质,镶嵌银曜石,这与歌德在意大利旅行期间发现并带回魏玛作为纪念品的黑曜石极为相似,同时还饰有源自歌德于1814年向梅克伦堡国务大臣利奥波德·冯·普莱森发出的邀请函上的签名字样。最后,受《浮士德》中主人公的启发,在笔杆最末端镶嵌了红玉髓并装饰了字母“F”作为象征性标识。
See Full Details
Call to order +65 3158 3811

周一至周六 新加坡标准时间 10:00-20:00

Details & Composition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是18和19世纪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学者、剧作家、博物学家和政治家。他对浪漫主义的影响、他不朽的作品以及他多学科的兴趣使他的声名超越了德国国界,被全世界公认为世界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也是魏玛古典主义的杰出代表,在许多方面塑造了德国文学。他的作品涵盖诗歌、戏剧、小说和科学著作。他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使他很早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他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广泛的兴趣还使他涉足自然科学领域,在那里他以研究者和自然观察者的身份声名远扬。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在魏玛等地积极活动,并为艺术和文化的推广做出了贡献。歌德的文学作品无疑已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827年,歌德在其期刊《论艺术与古代》中首次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术语,并赋予其核心内涵,即一种超越民族界限、体现世界主义精神的文学创作。他将这一概念定义为源于超国家视野和普世价值的文学表达形式。歌德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在诗歌、散文及戏剧等多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对后世作家与艺术家的深远影响,进一步巩固了其作品在全球文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限量发行88支的墨水笔指的是1788年,这一年歌德结束了他在意大利的旅行。《意大利游记》是歌德创作的游记作品,记录了他于1788年9月至1788年5月在意大利的旅居经历。该作品分为两部分,基于其旅行日记撰写而成,但最终成书时间则为多年之后的 1813年至1817年间。 这支墨水笔的笔帽顶部造型源于地球仪,象征着歌德作为世界文学巨匠的全球影响力。还饰有灵感源于卡尔斯巴德玻璃工艺的图案,和歌德在魏玛的故居中的卢多维西收藏的朱诺半身像图案。整个胡桃木笔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歌德在意大利游历期间带回魏玛的一枚松果,而其整体的外形又源自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实验玻璃器皿,用以彰显歌德作为收藏家与研究者的卓越贡献。镀金笔夹呈叶子形状,灵感源于歌德的重要著作《植物变形记》:《植物变形记》(德语标题为“Versuch die Metamorphose der Pflanzen zu erklären”,英文译名为“Metamorphosis of Plants”),由德国著名诗人与哲学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于1790年首次发表。在该著作中,歌德揭示了植物叶片器官的(序列)同源特性,涵盖从子叶、光合作用功能的叶片到花朵花瓣的连续性。 Au750纯金双色笔嘴展示了了法国著名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为《浮士德》创作的插图作品 - 《梅菲斯特向浮士德现身》(1828年)。 整个乌木制成的笔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为歌德量身定制的收藏柜,并饰有18K金按钮装饰。这些收藏柜曾用于存放歌德所收藏的五万件艺术与科学类藏品。笔杆上采用18K金所刻画的半身像设计灵感来源于卢多维西朱诺半身像以及福索姆布罗内胜利女神像的羽翼元素,这两件艺术作品目前均收藏并展示于魏玛的歌德故居中。而笔杆与笔杆尾端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幅由卡尔·奥古斯特·施韦尔德格布特创作的画作,画中歌德手持一支具有历史意义的书写工具。尾端采用Au750纯金材质,镶嵌银曜石,这与歌德在意大利旅行期间发现并带回魏玛作为纪念品的黑曜石极为相似,同时还饰有源自歌德于1814年向梅克伦堡国务大臣利奥波德·冯·普莱森发出的邀请函上的签名字样。最后,受《浮士德》中主人公的启发,在笔杆最末端镶嵌了红玉髓并装饰了字母“F”作为象征性标识。
Ident No. MB131447
特征
Clip Description
笔夹采用树叶形状,令人联想到歌德的重要作品《植物变形记》
Barrel Description
设计灵感来源于为歌德量身定制的收藏柜
Cap Description
笔帽整体造型复刻了历史实验玻璃器具
Size
M型
Colour
棕色
书写模式
Writing Mode
钢笔
Nib Description
笔嘴呈现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绘制的《浮士德》插图
尺寸
Physical Weight
102.7 克
尺寸
145 毫米 * 18 毫米 * 18 毫米
DAM_BGRD_0006

大文豪系列致敬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限量款墨水笔(全球88支)

S$ 58,500.00
Limited Edition Online Sold Out Boutique Exclusive

大文豪系列致敬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限量款墨水笔(全球88支)

S$ 58,500.00